石磊委员:
您提出的“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体系”的提案收悉。衷心感谢您对我市知识产权工作的大力支持。经我局研究,现对贵委员提出的提案答复如下:
近年来,南通市市场监管局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强市战略,持续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能力,知识产权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取得新突破。2021年南通知识产权工作获省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知识产权行政保护获国知局通报表扬,南通市获省设区市知识产权保护检查优秀等次,南通市知识产权局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公安部联合表彰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成绩突出集体。今年8月份,我市被国家知识产权局确立为全国首批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
一是突出政策引导,持续重视知识产权工作。围绕国家《知
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文件精神,推动市政府出台《南通市“十四五”知识产权发展规划》,明确“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主要任务,为未来五年全市知识产权发展提供行动指引。市委市政府发布“万事好通”营商环境优化提升66条,涵盖知识产权“快审”“快维”“快办”3项举措。其中“积极打造南通市知识产权信息化平台”正在建设中,为企业提供专利商标查询、许可转让备案、质押融资需求登记、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等“全链条”服务。因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申请和维权保护职能部门为国家知识产权局,我局将协助做好相关工作,目前正推动中国(南通)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专利预审服务领域向新一代信息技术拓展。
二是突出人才引领,激发知识产权创新动能。深入推进“旗舰领航”行动,优选100家“领跑者”、200家“攀登者”企业,组织专题集中辅导,共同制定知识产权发展目标,引导企业开展知识产权前瞻性布局。今年,第一批旗舰领航企业获得省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项目2项,商标品牌项目3项,获得第23届中国专利奖12项。坚持人才支撑,将知识产权人才作为紧缺人才纳入“江海英才计划”及“226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成功举办“智领江海 知惠英才”知识产权人才助力产业强链活动,为深化南通产才融合发展凝聚人才力量。南通大学作为江苏省知识产权培训(南通大学)基地,依托法学、管理学专业等培养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并与崇川区、苏锡通园区等共建知识产权运营与发展中心,共同促进南通成为知识产权人才的会聚成长和价值实现之地。今年新增17人参加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预审员培训,不断提升预审能力和水平。
三是突出法治水平,优化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新增省级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1个、省级“正版正货”示范街区3个,数量全省第一。保持知识产权侵权打击高压态势,办理专利商标行政执法案件404件,其中行政处罚案件183件,罚没款251.23万元;行政裁决案件22件;电商领域案件199件。2起案件被评为全省奥林匹克执法十大典型案例。两级法院积极深化“分调裁审”机制改革,推进知识产权案件简案快审、类案专审。2021年,共审结知识产权案件2124件。中国(南通)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累计服务备案主体5510家,发明专利预审后授权率达85%;中国南通(家纺)知识产权快维中心在2021年度国家局绩效考核中列全国第二,顺利通过全国首批专利权评价报告预审试点验收;海安家具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已由省知识产权局推荐至国家局审批,我市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体系加快形成。创新知识产权保护举措,联合司法局成立全省首家知识产权保护公证服务中心。
四是突出服务创新,增强知识产权培育指引。积极筹建国家知识产权海外纠纷应对指导中心南通分中心,优化整合“知联侨”知识产权服务33家海外分中心。创新实施“指南针”行动,对拟上市白名单企业和“走出去”企业分类分级开展知识产权风险评价。南京专利代办处南通工作站获批设立,实现知识产权商标、专利“一窗通办”。持续开展知识产权进讲堂、进园区、进社区、进校区活动,今年组织知识产权工程师、企业高管、专利代理师等参加专利运营、风险防控、分析实务等专题培训21场次,累计参训1200余人。举办“知慧党建 法护前行”2022年“知识产权与青年”案例分享会,重点企业知识产权总监、院校与研究机构共计120余人参加。
尽管我局知识产权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照先进地区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知识产权创造产出质量还需提升,重点关键领域高价值专利偏少,知识产权优质服务机构及高端人才供给不足,知识产权海外保护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等。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强化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夯实高水平治理基础。以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为契机,以《南通市“十四五”知识产权发展规划》为指引,不断提升我市知识产权综合实力,实现知识产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针对集成电路产业,支持产业联盟发展,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协同的知识产权体系。
二是突出创新激励,激发高质量创造活力。继续以全市龙头骨干企业为重点,实施“旗舰领航”知识产权创新工程,引导企业开展知识产权前瞻性布局,力争通过2-3年努力,实现发明专利年授权量增长30%以上。加快落地我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66条中“积极打造南通市知识产权信息化平台”创新举措,构建“一网通办”数据平台。
三是健全保护体系,打造高标准保护格局。落实我市《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实施意见》,完善行政、司法和社会保护协同协作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大对群众反映强烈、社会舆论关注、侵权假冒多发等领域区域的重点整治力度。推动中国(南通)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专利预审服务领域向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拓展,中国南通(家纺)快速维权中心运行质效继续保持全国一流,国家级海安家具快速维权中心获批建设,形成3家“国字号”协同发力的知识产权保护新格局。
四是注重宣传教育,营造知识产权良好环境。持续办好“江海英才创业周”知识产权人才专场活动,积极招引国内外知名服务机构、知识产权领军人才落户南通。推进南通大学“江苏省知识产权培训基地”和南通市知识产权远程教育网络平台建设,开展线上知识产权培训不少于2000人次。精心组织“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等大型宣传活动,助力打造“如鱼得水、如鸟归林”一流营商环境。
再次感谢您对知识产权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恳请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南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2年9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