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作为垂直交通工具,使人们的活动空间从地面扩展到了高空,电梯安全关系千家万户,由于电梯专业性相对较强,社会对此了解的不够,一旦发生事故,容易造成社会恐慌。鉴于此,为增进社会各界和公众对南通市电梯安全状况的了解,增强对电梯的安全防范意识,让全社会关心、关注和支持电梯安全工作,近日,市市场监管局发布了《2018年度南通市电梯安全状况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
《白皮书》通过以下九个方面向公众展示了南通市电梯安全状况:
1.南通市电梯的基本情况
截止2018年底,全市拥有各类电梯共57798台,其中在用电梯54569台,较2017年增长14.35%;全市电梯制造单位9家,本地注册安装维修保养单位116家(其中,A级资质107家,B级资质9家),在我市从事电梯维修保养的外地单位16家;电梯使用单位6675家;全市共有电梯作业人员持证数量25000余人。
2.南通市电梯的六个“最”
最快的电梯:位于江苏阿尔法电梯制造有限公司(如皋)试验塔内,额定速度为8.0米/秒;提升高度最高的垂直电梯:位于南通金石大酒店(崇川)内,提升高度为220.7米;提升高度最高的自动扶梯:位于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崇川)内,提升高度为12米;使用区段长度最长的自动人行道:位于南通山姆会员商店内,长为47.25米;使用年限最长的电梯:位于南通友谊实业有限公司(原三友集团,崇川)内,于1984年投入使用,使用年限达到33年;载重量最大的电梯:位于上海东方泵业集团南通有限公司,额定载重量10吨,额定速度0.25米/秒。
3.南通市电梯的故障率与使用年限的关系
电梯的幼年期,使用年限0-2年,也是电梯磨合期,故障率直线上扬;电梯的壮年期,使用年限2-8年,电梯经过磨合期后进入正常使用状态,故障率基本趋稳;电梯的老年期,使用年限8-13年,各系统部件都接近或达到使用寿命周期,故障率显著上升;电梯的更新期,使用年限13年以上,随着老旧电梯的更新改造,各系统部件得到更换后,故障率下降后趋于稳定。
4.南通市电梯的应急处理情况
2018年,南通市电梯应急处置中心共接电话(总计4240)通,实施应急救援处置3920起,解救被困人员6009人,共受理投诉320起,完成投诉处理320起,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平均用时15分钟,现场实施救援平均用时4.1分钟,未发生一起处置不当造成的救援失败事件。2018年每万电梯每天的困人故障数为2.09起、2017年为2.23起、2016年为2.63起;每万电梯每天的投诉数为0.17起、2017年为0.25起、2016年为0.89起,实现电梯困人故障率和投诉故障率连续三年双下降。
5.电梯最容易出现故障的月份
7、8月份的困人故障率是2月份困人故障率的1.85倍。主要原因在于7、8月份温度较高,电梯元器件在高温下运行,容易烧坏或过热保护引发电梯故障,并且7、8月份台风、暴雨也较为集中,也是导致电梯故障率较高的原因之一。
6.电梯最容易出现故障的时间段
对于每天而言,上午8-10点、下午4--6点期间最多,共计1195起,占总困人故障起数的30.48%。主要是这两个时间段是上下班的高峰期,电梯使用频率过高,导致电梯的困人故障率远高于其他时间段。
7.导致电梯故障最多的原因
根据2018年南通市电梯应急处置中心受理并处置的3920起电梯困人故障统计,电梯困人故障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人为原因、外部原因、门系统故障几个方面,其中由于部分乘客安全、规范乘梯意识缺乏,等电梯时使劲反复敲击电梯按钮、用手或重物长时间挡住电梯梯门、推单车或电动车进电梯轿厢等人为原因造成的困人故障占到发生困人故障总数的四成。
8.2018年南通市电梯安全监管工作情况
2018年我市通过创新实施电梯维保电子签到、探索建立“电梯维保+责任保险”、创新非本地电梯维保单位核查登记和无星级维保单位年度核查这3项制度;开展电梯维保质量检查、故障频发电梯安全评价、全市电梯安全从业人员技能提升这3项行动;完善电梯维保星级评定、电梯应急救援、电梯维保单位违章记分积分这3项机制机制,构建完善了“政府推动、部门监管、行业管理、协会参与、技术保障、企业自律”的电梯安全责任体系,实现电梯使用单位签约确权率和在用电梯使用登记率“两个100%”。
9. 2019年南通市电梯安全监管工作打算
《白皮书》指出, 2019年电梯安全监管工作围绕“明晰各方责任、提升服务质量、推进融合监管、加大宣传教育”四大主题,实现“多元治理、行业治理、智慧治理、群众治理”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