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南通工商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坚持群众路线和职能工作“两手抓、两促进”,在助推改革、服务发展方面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有力有序开展群众路线。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不折不扣落实市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各阶段工作部署,以严的标准、严的措施、严的纪律扎实抓好各个环节工作。一是坚持以上率下抓推进。聚焦“四风”问题,深入开展“四访四问”、“四个必谈”,先后搜集问题建议66条,领导班子“四风”倾向性问题15条。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党组全体成员公开作出“八个带头”庄严承诺,有效推进了工作落实。二是坚持突出问题抓整改。开展“效能提升六大行动”、“承诺评诺践诺”主题活动等多个群众参与面广的集体教育活动,对收集到的问题建议,在《南通日报》公开作出即知即改承诺,并实行领导包案整改制度,做到办结一个,验收一个,对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提出整改思路,确保问题不沉淀。三是坚持立足长效抓建制。注重从体制机制上解决问题,修订了《南通工商系统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等16项制度,出台了《南通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执法监督制度》等制度11项,构建为民务实清廉的长效机制。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全系统党员干部思想上接受了一场深刻洗礼,党性观念和宗旨意识明显增强,作风之弊、行为之垢得到了集中清扫,按制度办事用权的意识逐步强化,形成了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正能量。
(二)紧扣职能推进改革放权。坚持向改革要动力,不断推进注册资本登记、“先照后证”、“负面清单”等改革措施,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截至2014年10月底,全市共有各类企业24.46万户,其中私营企业22.65万户,个体工商户55.03万户。个体工商户总数、私营企业数、分别居全省第1位、第2位。一是实施注册资本认缴制。对银行、保险、典当、期货、证券等27类行业外的所有行业实行注册资本认缴制,激发了创业热情。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以来,全市新登记公司12336户,同比增长43.31%;注册资本687.66亿元,同比增长30.62%。二是放宽企业住所条件。拟定并提请市政府出台了《南通市企业住所(经营场所)登记管理暂行规定》,允许从事计算机软件和信息服务、动漫游戏开发等8类企业将住宅作为企业住所(经营场所)登记;对没有房屋产权证明的,由乡镇(街道)出具同意作为经营场所的证明即可办理登记,激发了投资者的创业热情。三是创新企业登记模式。经市政府批准,在综保区实施工商注册登记“先照后证”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对综保区管理局制定的鼓励发展产业目录内事项实行“先照后证”。除国务院、省政府规定采用核准管理的行业外,将外商投资项目由核准管理改为备案管理。四是推进年报公示改革。引导企业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自主申报年度报告,将自己的信用水平直接暴露在社会公众前,有效提升了企业的诚信意识。8月1日年报制度启动以来,全市已有137848家市场主体在公示系统成功提交了2013年度年报信息。
(三)强化服务助推经济发展。坚持把工商工作放在南通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来谋划,不断优化服务,提升工商工作对发展的支撑力。一是优化登记服务。全面推进审批改革,第一时间执行国务院、省政府分别公布的31项、78项前置改后置审批目录,最大限度降低企业的准入门槛;探索代办服务、移动许可、网上办理、联合会办、容缺审批等新型服务方式,提升了登记服务的便利性。二是强化引导服务。举办“驰名商标南通行”宣传和“丝乡丝绸”杯商标战略知识竞赛活动,组织38家驰名商标企业组团参加中国南通江海国际博览会,营造了浓郁的商标工作氛围,增强了企业申创商标的主动性。三是深化融资服务。启动民营经济协会一卡通工程,帮助注册资本50万元以下小微企业融资步入快车道;认真办好股权出质、动产抵押,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四是细化保护服务。在长三角联动协作机制的基础上,与湖南常德、益阳、郴州等地工商部门建立大中企业品牌维权数据库,主动开展跨区域维权工作,实现了南通市知名商标字号的联动保护。
(四)立足民生开展专题执法。把服务民生作为工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区,围绕群众关注的重点、热点问题,实施定向打击,不断提升群众对工商工作的满意度。一是开展房地产专项整治。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房地产行业存在的虚假宣传、合同欺骗、建筑质量等问题,采取混合编制模式,组建42执法小组,对房地产行业实施“集团化作战”,先后立案查处房地产相关案件408件,有效震慑了违法行为。二是开展食品安全综合整治。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9次、问题食品紧急清查18次,检查食品经营户69183户次,食品批发、集贸市场等重点场所1205个次,完成食品抽检2520批次。三是开展民生领域定向监测。开展装饰装修材料、电动自行车、汽车零配件等6个品种250个批次的流通领域日常消费品的专项整治,查处不合格商品81个批次,有效打击了掺杂掺假、以次充好等违法行为。强化医疗广告、药品广告、保健品广告等群众反感的广告整治,监测网络广告、电视广告8200多条次,查处涉嫌发布虚假广告企业90家。四是开展垄断霸王条款整治。共检查各类经营主体格式合同1898份,纠正不平等合同格式条978份,发出行政建议书158份,责令整改通知书140份,查办了电信服务、公共交通运输、水电气供应等一批有影响力的案件。
此外,我们在市委的领导下,积极推进放心消费创建工作,放心消费创建工作连续7年保持全省领先;积极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全市国家级“守重”企业达64家,位居全省第二,苏中、苏北第一;积极推动消费维权工作,帮助消费者挽回损失3118.25万元,“红盾维权一线通”服务品牌成为南通服务民生家喻户晓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