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专版 / 南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3年“3·15”消费维权新闻发布会举办 来源:南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时间:2023-03-14 字体:[ ]

    一年一度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即将到来。3月13日下午,我市召开“3·15”消费维权新闻发布会。会议由南通市政府新闻办专职副主任缪小娟主持,局党组书记、局长秦艳秋,党组成员、南通市消费者协会副会长孔卫东,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栋成,党组成员、副局长邵倩,总工程师季峰峰,食品安全总监周鸣镝参加发布。

    局党组书记、局长秦艳秋通报了2022年全市消费维权重点工作情况以及2023年消费维权重点工作举措。

    2022年消费维权重点工作成效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勇挑重担,守护消费安全底线。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大要求。首创进口冷冻食品缓化前端规范管理模式。持续升级、从严落实“四类”药品管控要求。全年查办涉疫案件542件,发布疫情防控典型案例36批次155件。对外卖平台、冷链生产经营等重点行业19000多名从业人员持续开展健康监测。系统联动,高效构建药品零售领域保供应急体系,主动担当、统筹调度防疫药品12.5万余盒。高标严实推进食安城市创建。召开食安委会议暨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推进大会,培育“四机制一中心”无缝式行刑衔接体系、推行“三小”治理“三转变三示范”模式等示范引领项目9个,创新食品安全总监制度“三个全覆盖”。“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308家养老机构、1196家学校食堂、1018家餐饮服务场所。全省率先落实食品安全包保责任制,市、县、乡、村四级领导包保市场主体5.2万家。深化安全生产三年专项整治。全市特种设备超期未检率全省最低。实施电梯困人“起起有反馈”工程,每万台电梯日均困人率压降到1.65起,同比下降30.67%,平均救援到达时间13.7分钟,低于国家标准54.3%。探索实施家用电梯“五个一”工程,通过为家用电梯提供免费检测、纳入电梯96333平台救援体系等5大举措,守护好通城市民“出门第一步,回家最后一程”。严把消费品质量安全关。全年在生产、流通领域抽查产品1796批次,综合合格率90.4%,连续7年保持在90%以上。二是站稳立场,践行执法为民理念。牢固确立“执法是最直接最有效监管”理念。全年查处一般程序案件7170件,5个案件入围市场监管总局、省市场监管局督办案件,31个案例入选典型案例。成立药品安全委员会和集中打击整治危害药品安全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开展“雳剑2022”专项执法,办理药品案件352件。靶向实施产品监督抽查2005批次。多维打造放心消费环境体系。12315全年处置各类消费诉求17.5万件,挽回经济损失2950万元,消费者满意度达96%。新增线下无理由退货承诺单位1161家、省级放心消费创建先进示范单位46家,新培育ODR企业64家。加强校外培训、医疗美容、“神医神药”等重点领域广告监测,办理违法广告案件360件。启动家纺产业“抓规范、促提升、树品牌”专项行动,办理全市首个家纺直播带货案件。延伸消费维权网络触角。已建成的全市1280家12315“五进”(进社区、进超市、进商场、进企业、进学校)站点、100个消费维权直通站、69个价格投诉联络站实现规范运行。三是科学引导,提升消费维权意识。强化社会监督,全市各级消协组织加强新兴领域、民生领域的社会监督,先后开展乡村旅游、线上大闸蟹规范销售、家用汽车消费、家庭装修等消费调查、体验式调查6次,会同有关行政部门进行联合约谈、发出消费警示10次。结合“3.15”等特定时间节点,投放维权公益广告60余条、发布消费维权典型案例15期、消费警示200余期。强化消费引导,针对空气甲醛、验配眼镜、黄金珠宝饰品等商品和服务,联合权威质检机构开展“你送我检”免费检测惠民活动200余批次,引导消费者增强自身维权意识,督促经营者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强化宣传教育,面向一老一少、新型消费等群体,编印发放《老年消费教育指导》《妇女儿童消费知识》《5G电信知识宣传和预防电信诈骗》等宣传资料3万余份。利用消费教育基地、体验馆、社区联络站等场所,开展多形式的消费教育活动53场。

    2023年全市市场监管系统消费维权工作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着力守护消费安全、共促消费公平、改善消费环境,提振消费信心,扎实做好消费维权各项工作。一是推进放心消费提质扩面。拓展诉求解决途径,培育省级放心消费创建示范单位20家以上,新增线下实体店无理由退货承诺单位800家以上。建设诚信计量自我承诺示范单位700家。开展800批次以上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和商品包装计量监督检查。提高诉求解决效能,探索建立消费投诉信息公示机制,提升调解成功率,确保12315办件投诉按时办结率98%以上、举报按时办结率98%以上、调解成功率55%以上,效能评估评价持续保持全国优秀、全省一流。二是保障四大安全形势稳定。全力保障舌尖安全,全面落实食品安全包保责任制,生产经营主体“三张清单加一项承诺书”实现全覆盖,各级包保干部督导实现全覆盖。推进“互联网+明厨亮灶”系统提质扩容,力争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中央厨房等重点社会餐饮主体接入市域全覆盖。深化“你点我抽他检”抽检模式,每季度向社会公众开放500批次抽检计划。深化药械安全监管,认真落实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新阶段防控措施,开展药品和医疗用品稳价保质保供各项工作。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完善“电梯综合监管平台”,推动电梯安全信息“多码合一”,电梯“无纸化”维保率99%以上。将电梯救援平均时间提速到13.5分钟以内。加强电动自行车质量安全监管,落实公共安全重大风险隐患“三清”专项行动要求,抽检不合格产品后处置率确保100%。三是推动消费维权多元共治。提高消费维权监督效能,聚焦未成年人、老年人、新型消费者等社会关注的群体,着眼预付式消费、农村消费、新能源汽车消费、直播带货等重点领域,积极开展监督调查,督促生产经营者强化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发挥投诉公示预警作用,整合不同渠道投诉数据,推动实现消费维权数据互联互通,认真做好消费维权增量数据和存量数据梳理分析,不断完善经营者和解率、调解率、消费者满意度等客观评价指标,加快消费领域诚信体系建设。深化协同联动机制,加强与司法、其他行政、行业组织等单位的工作联动,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全面高效的维权服务。强化主体责任,进一步督促经营者诚信经营,鼓励引导电商平台、大型商超等建立赔偿先付制度,发动更多经营者参与线下实体店无理由退货承诺,力争把消费纠纷和解在企业、化解在基层、解决在源头。

    党组成员、南通市消费者协会副会长孔卫东介绍了2022年消费维权调解和行政执法典型案例相关情况。

    食品安全总监周鸣镝,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栋成,党组成员、副局长邵倩,总工程师季峰峰分别就媒体提出的制止餐饮浪费、电梯安全、网络交易监管、民生领域执法等问题进行了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