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基层要闻

“六一”将至,给孩子买新衣需谨慎

来源: 南通市纤维检验所 发布时间:2021-05-25 字体:[ ]

“六一”国际儿童节将至,为了让孩子们度过快乐又美好的童年,买新衣是必不可少的“仪式感”。商家们瞄准商机,纷纷拿出“杀手锏”,面对琳琅满目的服饰和各式各样的促销方案,宝爸宝妈该如何选择呢?

近日,受南通市市场监管局委托,市纤检所对全市部分地区流通领域的儿童及婴幼儿服装产品进行了监督抽查。总体而言,抽检结果良好,但也存在纤维成分及含量不合格以及pH值超标的问题。人体正常皮肤的pH值在5.5至6.5之间,服装上的酸碱度过高,超出皮肤适宜的pH值范围,将导致皮肤表层的天然屏障遭到破坏,影响人体皮肤常驻菌的平衡,刺激皮肤,引发过敏,可能导致病菌的侵入,对人体造成伤害。

鉴于婴幼儿和儿童群体的特殊性,在GB18401的基础上,出台了强制性国家标准GB31701-2015《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针对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的强制性国家标准。GB18401-2010适用于服用、装饰用和家用纺织产品,包括成人、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GB31701-2015针对婴幼儿(36个月以内)及儿童(3岁以上,14岁及以下)用纺织产品。GB 31701在GB18401的基础上,对安全性能进行了全面规范,除了甲醛含量、pH值、染色牢度、异味、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这5个项目,另外又增加了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的化学安全、机械安全等各项安全技术要求,可谓全面升级,全方位保护婴幼儿及儿童健康安全。

家长在为孩子选购衣服时,除了关心款式、价格外,纤维成分及安全指标更应引起重视,下面四招要牢记:

一看标识。厂名厂址、产品名称、产品号型(规格)、产品标准编号、质量等级(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是否标注齐全,是否有维护/洗涤方法。

二看成分:服装面料、里料、填充料等是否明确标注纤维成分,且有无具体的含量百分比。

三看安全。安全技术类别有无标注GB31701字样,是A、B、C的哪一类。婴幼儿纺织产品应符合A类要求;直接接触皮肤的儿童纺织产品至少应符合B类要求;非直接接触皮肤的儿童纺织产品至少应符合C类要求。比如:年龄在36个月及以下(身高一般在100cm以下)的婴幼儿穿着或使用的纺织产品要明示 “GB31701”及“婴幼儿产品”,年龄在3岁以上、14岁及以下的儿童(身高一般在100cm以上、155cm以下的女童或160cm以下的男童)穿着或使用的纺织产品要明示“GB31701”及“A类、B类或C类”。

四看细节:婴幼儿服装上不宜使用≤3mm的附件,>3mm的附件要有一定的抗拉能力。婴幼儿及7岁以下的儿童头部及颈部不应有任何绳带。且除腰带外,背部不应有绳带伸出或系着,其他部位伸出绳带不宜过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