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药品购进渠道专项检查 严打非法购药行为筑牢群众用药安全防线
来源: 海门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时间:2025-08-28 16:17 累计次数: 字体:[ ]

为进一步规范药品经营使用秩序、织密群众用药安全保障网,近期,海门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聚焦药品流通关键环节,在辖区内深入开展药品购进渠道专项检查行动,以“全链条监管、零容忍执法”严打非法购药行为,切实维护药品市场秩序与群众用药权益。

针对零售药店(含零售连锁门店)等药品经营主体,区市监局以 “资质合规、票据可溯、数据一致” 为核心检查标准,全面排查药品购进管理情况。重点核查三项内容:一是供货企业资质,逐一核验营业执照、药品经营许可证等材料的完整性与有效性,杜绝 “无证供货”“资质过期” 等问题;二是购进票据与验收记录,检查票据是否包含药品通用名、规格、数量、生产日期等关键信息,验收记录是否如实反映药品验收流程,确保 “票、账、货” 相符;三是 “进、销、存” 数据一致性,通过比对系统台账与实物库存,排查是否存在 “账实不符”“体外循环” 等违规情形。同时,加强网络药品购销监管,核查线上售药资质、处方审核流程及药品配送追溯情况,严防网络渠道非法购药行为,确保药品流通全程 “来源可查、去向可追”。

围绕个体诊所、村卫生室等基层药品使用单位,区市监局以 “源头可控、存储合规、管理规范” 为导向,开展靶向性检查。一方面,追溯药品购进源头,仔细核查进货票据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供应商资质备案情况,严禁使用单位从无资质渠道购进药品;另一方面,检查药品存储养护条件,查看温湿度记录是否符合药品储存要求,是否存在药品过期、变质、混放等问题。此外,重点核查使用单位药品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情况,包括药品验收制度、养护制度、不良反应报告制度等是否健全并落实到位,从制度层面防范药品使用风险,确保基层群众用上 “安全药、放心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