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组织申报2022年度南通市标准化试点项目的通知
来源: 南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时间:2022-11-03 16:30 累计次数: 字体:[ ]

为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传播标准化理念,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动全社会运用标准化方式组织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准化经验,根据《南通市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决定在工业、农业、服务业、社会事业等领域开展2022年市级标准化试点工作。现将申报要求通知如下:

一、申报原则

(一)围绕中心,服务发展。申报单位应当围绕全市以及当地政府的中心工作,符合我市相关产业发展政策和扶持方向,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服务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确定申报项目及具体目标。

(二)紧贴需求,体现特色。申报单位应当紧贴本地本行业以及本单位发展中对标准化的实际需求,突出地区、行业特色和单位特点,选择需求紧迫、特色鲜明的项目申报。

(三)注重效益,好中选优。申报时应注重考察所选项目实施标准化后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选择具有一定标准化工作基础和良好发展潜力的项目,按类别择优申报。曾主导制修订国际、国家和地方标准项目的单位优先支持。

(四)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得申报:违反法律、法规、规章规定或不符合产业政策要求的;近三年内受到相关部门通报批评、处罚或媒体曝光的;近三年内发生重大产品(服务)质量、生产安全、环境保护等事故的;不属于当地主导产业或特色产业的。

二、申报要求

(一)申报单位基本要求

1.具备独立法人资格。

2.申报项目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及产业政策要求。

3.有固定场所,正常开展生产经营2年以上。

4.具备较好的标准化工作基础,有标准化内设机构和专门从事标准化工作人员,有标准化工作机制。

5.企业标准已经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网站《企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自我声明公开。

6.规范诚信守法,依法纳税,近三年内无重大质量、环保、安全事故,无违法失信记录。

7.已获批建设或通过验收的国家级、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不得重复申报相同或相似内容(范围)。

(二)分类要求

1.工业。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五大重点产业集群、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三大未来产业,鼓励各领域的“旗舰领航”企业积极申报市级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化试点项目,申报重点领域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软件和信息服务、生物技术和新医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等产业和人工智能、新一代网络技术、工业互联网、量子技术及量子通信、5G、生命科学、空天海洋等前沿高端产业。通过试点建设能够构建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引擎,促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培育,能够创新标准化工作新模式,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新机制。申报单位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1)市场占有率和经济效益排名位于本地区同行业前列,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

(2)在所申报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备统筹技术创新、标准研制和产业化的能力。

(3)具备统筹技术创新、标准研制和产业化的能力。

(4)具有初步的标准体系框架,在重点产品和关键性技术领域具有同步标准化的基础和能力。

(5)主导或参与过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或团体标准制修订工作(含已立项项目)。

2.农业。申报单位重点围绕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水利、渔业、农业生态保护、农产品电子商务、农村综改等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领域申报市级农业标准化试点项目。申报单位应符合下列要求:

(1)申报单位应当为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渔业)产业园区、农业技术推广单位等。

(2)具备较好的农业基础设施、农技推广和综合服务能力。

(3)达到所属子行业领域所要求的规模:

①粮食。要求地域连片面积600亩以上。以优质稻麦为重点开展全程机械化生产标准化试点。

②园艺。要求地域连片面积600亩以上,工厂化生产年产量300吨以上。围绕特色园艺生产,以绿色蔬菜、时应鲜果、茶叶、花卉、食用菌等为重点开展标准化试点。

③畜牧业。要求年出栏牲畜6000头、家禽1万羽以上。围绕规模化畜禽养殖,选择地区特色、优势品种,开展规模化、机械化养殖标准化试点。

④渔业。要求养殖水面300亩以上,工厂化生产年产量500吨以上。围绕特色水产生产,选择河蟹、虾等优势品种,开展工厂化、生态健康养殖标准化试点。

⑤农业综合领域。围绕综合种养、循环农业、农产品质量管控、观光和休闲农业、智慧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等领域开展标准化试点。

⑥农村领域。围绕农业人居环境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管护、乡村治理、农村公共服务、城乡协调发展等领域开展标准化试点。

(4)开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标准化试点,申报园区除应具备上述所列的基本条件外,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应基本完成,且园区内各主体普遍愿意按照园区管理单位的统一标准实施生产、经营和管理。

3.服务业。申报单位围绕教育、养老、家政、文化旅游、体育休闲、金融、交通运输、物流快递、电子商务、商贸流通、商务服务、医疗卫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技服务等服务业领域中,当地政府关心和社会普遍关注的领域申报市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申报单位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1)可以是服务性企事业单位,一定行政区域内的服务行业、服务企业较集中的区域及区域性综合服务机构,其中试点区域和试点行业应有统一的管理机构作为组织实施部门。

(2)服务能够体现行业和地域特色,对行业内其它企业具有明显的示范带动作用。

(3)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经济效益排名位于本地同行业前列,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

(4)初步建立现代服务业标准体系,能够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便利化、精细化、品质化提升。

4.社会事业。申报单位围绕改善民生、转变政府职能、提升社会自理能力的内在需求,结合地区、行业发展特色及优势,重点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助力疫情防控及推进社会治理等领域申报市级社会管理标准化试点项目,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1)具有明确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是由政府主导、依法承担对社会事务和社会生活进行管理、规范与协调等职能的机构或者组织,或是由政府主导、具备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阶段相适应,保障公民生存和发展基本需求等能力,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物品的机构或者组织。

(2)试点项目所涉及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在该领域内应处于全省领先水平。

(3)所在地党委、政府重视标准化工作,能够为试点提供政策、资金及其他支持。

(4)重点突出标准化在创新社会管理、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中发挥的作用,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四、申报流程及时间安排

(一)宣传发动。各县(市、区)市场监管局应当及时将本通知转发本级标准化工作协调机构成员单位、辖区内市场监管分局,广泛宣传标准化试点目的、意义、做法,营造浓厚的标准化氛围,发动更多的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开展市级标准化试点申报工作。

(二)项目筛选。各县(市、区)市场监管局应当选择具有一定标准化工作基础和良好发展潜力的项目申报,申报时应注重考察所选项目实施标准化后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地方党委政府重点项目、党政创新社会治理措施优先申报。曾主导或参与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制修订的项目单位优先申报。

(三)项目上报。11月23日前,申报单位填写《南通市标准化试点申请书》(见附件),附相关证明材料,报送至所在地县(市、区)市场监管局。11月25日前,各县(市、区)市场监管局将本地区市级标准化试点申报材料汇总(纸质材料一份,电子材料发送指定邮箱),报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标准化管理处。

(四)审核论证。市市场监管局依据《南通市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管理办法(试行)》,从申报材料是否完整、是否重复申报、是否属申报范围等方面,对申报材料进行初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专家组对初审通过的试点项目进行论证,对申报项目进行综合打分。

(五)项目下达。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专家论证的基础上,结合地区、行业、部门标准化工作开展实际情况,下达立项通知。项目申报单位自立项通知下发之日起,两年内完成项目建设并申请验收。

五、有关要求

(一)认真做好申报服务工作。一是要在广泛发动的基础上做好申报要求的解读工作,宣传标准化工作。二是做好相关材料的前期把关工作。各县(市、区)市场监管局及有关单位要指导申报单位填写项目申报书,要明确试点对象、范围和试点目的。同时要对申报单位现场查看,并对提供材料的真实性进行核查。三是按时将本辖区的标准化试点申报表上报。

(二)严格掌握申报标准。一是要突出试点的标准化属性。标准化试点项目不得与企业日常技改、质量管理、新项目投资混为一谈,要切实体现标准化元素。二是要把试点项目上报与试点完成率、试点完成质量、试点发挥效果等挂钩,真正把极需开展标准化试点的领域中重视标准化工作的单位筛选上报。

(三)切实提升项目的有效性。各相关单位要做到开放报试点,坚持客观、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把社会需要的、政府关注的、百姓关心的标准化试点项目上报。要确保标准化试点项目的公益属性,通过标准化试点探新路,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的标准化经验。

联系人:朱智荣,电话:69818129,邮箱:25007663@qq.com。

附件:南通市标准化试点申请书

南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2年11月3日

南通市标准化试点申请书.doc